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 西安工程大学赴广州丝路观博实践队开展“丝路新青年 探索新时代之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主题实践活动

信息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3日 点击率:

为进一步深化当代青年学生对新时代中国形象的认知和理解,研究了解新时期中国形象再塑造的路径和方向和载体,强化实践育人的成效,我校基于马莱茨克模式下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基于《国家宝藏》节目中一带一路沿线博物馆代表性文物实践队奔赴广州,诵读无字之书,开启实践之旅。

22A55

实践前期,团队就实践内容和对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预调研,深入了解了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价值和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广州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文博场馆的典型馆藏文物和史实进行了针对性研讨,重点围绕制作工艺、历史价值、地域特色、文化融合等要点进行了针对性讨论分析,为实地调研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13D05

到达广州后,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广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讲解员介绍、专家访谈、团队交流等方式,队员们有效分工,通力协作,面对缄默的文物,站在了历史维度,直观感受了广州作为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共赢,互利协作的开阔胸襟,体味了中国由古至今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发展特色与理念。

7月19日、20日,实践团来到广东省博物馆。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队员们通过观看《国家宝藏》中讲述广东省博物馆的专题节目,初步了解了“南海I号”沉船,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较早、船体巨大、保存较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此外还有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宋金项饰、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金漆木雕大神龛。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宋金项饰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展馆中,队员们立于其旁,依稀可见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盛景。 《国家宝藏》节目中选取的典型文物“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是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以农耕、桑织、茶叶、瓷器为主题,尽显千年中华文化立命之本。几经辗转,漂洋过海,挂在英国某处庄园的墙面上。文物的奇妙之旅,裹挟着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由于文物外借展出,十分遗憾的是,实践队未能一睹其真容。随着时间线的不断推进,队员们从宋代的南海沉船,踱步到民国时期的金漆木雕大神龛,再到南海一号商船上搭载的黄金首饰和精美瓷器。一件件精美文物饱含着一个个精彩故事更承载着一段段丰富的历史,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制作手法的精美细腻、花样文饰的中西交融蕴含的是中国文化中精益求精的不断传承,承载的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兼收并蓄,友睦邻邦的精神内核。

在广东省博物馆内不停的浏览,时不时被某个文物吸引驻足,引发一众讨论,或是惊叹、或是唏嘘。不知不觉,便在馆中度过半日时光。出馆后,只觉时空流转,光阴错乱。转眼从那条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踏入了今日广州。公元前2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千百年来,商船往来,中国的形象在世界面前逐渐清晰。

本次实践的核心是希望从历史、当下和未来三个维度深入剖析探索中国形象的形成、传承、发展和创新。实践队借助沉睡的文物感受历史中的国家形象,感受历史,在结束博物馆之行后,队员们转换角色,站在当下,成为采访记者和访谈主持人,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了解他们眼中的中国。

2CB6B

简单休整后,队员们来到广州越秀区越秀公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上下九景区、广东省图书馆等地,通过线上问卷调研与线下访谈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根据前期准备的调查问卷,队员通过了解外国友人未来到中国前对中国的认知、在来到中国后对中国认识与既有认知的差异、以及在深度体验后认为中国日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等几个方面开展针对性交流。在访谈和问卷调研的过程,不仅是实践队员真切感受中国形象的直观认知,更是通过访谈和交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多元化开展学习实践的具体过程。

11A9E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队员们在本次实践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挑战,但通过实践活动共同探寻方法,总经经验,分享体会。本次实践,不仅强化实践队员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再认知,也启发了实践团队尝试探索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新思路。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需要新时代青年的传承与提升。因此,当代大学生更需要将这份文化去感受、去了解进而去内化这份文化。实践之行至此过半,接下来,实践团将进一步总结和研讨实践所凝炼出的问题,思路和方法,通过后期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对专家学者的深入访谈,来总结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新思路,并将把此行的所学所感运用至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在探寻中国形象在塑造的道路上,继续发展,不断向前

关闭

   Copyright © 2011 http://tuanwei.xp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青团西安工程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