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我校城市学院赴河北塞罕坝暑期社会实践

信息来源:城市学院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0日 点击率:

塞罕坝之行—造林人之访

为深入了解塞罕坝各年代建设者所践行的塞罕坝精神,以及林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019年8月9日上午,西安工程大学赴河北塞罕坝“美丽高原,你我守护”暑期实践社会团前往二道河口和千层板林场开展采访调研。

实践队伍分为两小队,一队实践队员们前往二道河口对第二代护林人退休职工王奶奶、原千层板林场营林区主任孙国明进行了拜访;二队队员前往千层板林场对第三代护林人现千层板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艰苦林二,挥洒青春

林二代孙国明主任在林场已经工作了近43年,他说:“塞罕坝的人民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将自己的整个青春都奉献给塞罕坝,这就是最真实的塞罕坝林业工作者。”谈及塞罕坝造林历程和造林技术手段,孙主任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老一辈造林人坚持不懈的试种过程、人工喷药与无人机喷药的护种驱虫、拥有现代化技术的年轻人才的不断引入……生活在塞罕坝的每一个人都对这片林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证明,他们的贡献是有显著成效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共有6个营林区,每年可释放氧气近60万吨,可供200万人呼吸一年,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同时每年可为辽河、滦河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逆势而上,降水量不降反增,简直是个奇迹。问起老主任多年工作的内心感悟,他答到:“谁在这都是吃苦来了,做主任的,比别人分担多一点,比别人吃苦多一点,踏踏实实的,就行了。”

同为林二代的王奶奶在坝上生活了近六十年,经历了童年时期的学生造林,年轻时期的造林奔波,以及后来的育苗方法探索等深入一线的工作。王奶奶回忆,在坝上最难忘的日子就是艰难的过冬,大毡疙瘩、翻毛皮鞋、狐狸皮或狗皮帽子等,都是当时最好的保暖衣物。尽管如此,多年的一线工作仍让奶奶落下了一身的寒病。但是王奶奶现在提到这些却还会带着微笑说:“没有当年的奋斗哪有今天的幸福啊,人得向前看,知足常乐!”

热血林三,肩负责任

另一小队的采访对象是千层板林场的林三代,到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的父亲就是林场老一辈的工人,他自幼就在坝上生活,直到读中学、大学才离开家乡。自小见惯了塞罕坝极寒的恶劣天气,也见证了自己的父亲带着一身伤病离开人世,但是他在毕业后他仍然选择了返乡就业。随后实践队员就林场教育方面进行了采访,采访者表示,自己作为林三代接受的教育和父母的陪伴都比较少,对于将来自己的子女,也只能接受县城内的寄宿制教育。其实,这也是大部分林三代的现状,他们一边握着自己的大好前程,一边念及着家乡的蓬勃发展,同时还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这就应该是我们来发扬老一辈精神嘛,一方水土养育了我们,我们不做谁来做呢?”一番简单却十分有分量的话着实打动着我们的心。

在千层板林场内还成功采访到了一位通过人才交流计划来到塞罕坝工作的西藏青年工作者。面对归家困难,环境陌生等问题,是什么让他留在塞罕坝这片土地呢?他回答到:“人才交流计划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这里可以学习更好的造林技术,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林业建设,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当问及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他只说了两个字——佩服。确实如此,“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践行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可恰恰是这样的难度,让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民默默传承着。

通过对数位造林人的采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老一辈建设者的吃苦精神,同时也看到了未来的塞罕坝需要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这要求更多的林三代、林四代加入到林二代的队伍中去,这是老一辈建设者的希望,也是塞罕坝对未来的期盼。

关闭

   Copyright © 2011 http://tuanwei.xp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青团西安工程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