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了解十四运的体育精神和各场馆的智能化设施,西安工程大学赴西安“探究智能化新西安,青春助力十四运”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5日对本校文体楼的志愿者之家进行探究学习,对十四运场馆的智能化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7月15日,下午15:30本次实践队所有成员前往指定地点集合,然后共同前往西安工程大学文体楼志愿者之家,并在赛事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志愿者之家。据了解,西安工程大学文体楼作为第十四届全运会空手道、残特奥会跆拳道、盲人柔道比赛场馆,于2019年1月开始施工,2020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总建筑总面积为16492平方米。其总体设计理念为“天圆地方”,外立面建筑风格与校园规划相融合,运动区与主体色调相呼应,使场馆与自然融为一体。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对场馆志愿者进行了采访。志愿者说到:“志愿服务成为了志愿者学习、生活的催化剂和调味剂,使我们在日常三点一线的生活中获得了更多乐趣。志愿服务活动不但加深了我们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也使我们提高了自身素质,扩大了交友圈,在待人处事方面更加游刃有余”。
随后,实践队成员与众多志愿者就十四运场馆智能化设施建设展开深入交流。实践队了解到5G技术的加入强化了智慧体育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了城市体育生活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也会给体育产业再次赋能。5G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民提供了综合信息查询及赛事相关服务,而且在确保信号传输的前提下,5G技术可以带来超高清的视觉呈现效果,使观众从赛事直播中获得更强的体验感、参与感。
最后,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志愿者在西安工程大学志愿者之家正门合影留念,圆满完成今日的调研。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队成员对于十四运场馆的智能化设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深知自己应该提高锻炼意识,加强体育锻炼,做到全民运动。同时也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和各类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