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实践队根据昨天从林业局和扶贫办调查的结果,了解到丹凤大型良种基地主要有两处,分别位为寺坪镇与龙驹寨,队员经过商讨,考虑到时间成本与调查意义最终决定去龙驹寨良种基地。
首先实践队来到丹凤县龙驹寨的街道办事处,通过当地工作人员的指引与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了丹凤龙驹寨中属江湾山茱萸外观喜人,分布广泛,适合展开实地调研。
经过一番周折,队员来到了江湾村委会,由于去的时间比约定时间提前,实践队员先去了村落对当地住户展开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当地近几年的山茱萸发展较之前几年有所衰退,实际售际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较大,通过对比,市场价格干果最高可达到30元1斤,鲜果最高可达10元1斤,但实际售价1斤仅在10元上下浮动,鲜果一斤实际售卖仅在1元左右,与市场价格严重不符。据了解,该地基本家家户户均有种植山茱萸,平均一年收入在50-60斤,收入在6000-7000之间。根据调查问卷统计,该地用户种植率达到89%,大规模种植达到3%,队员了解到造成该结果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山茱萸对环境气候要求比较高,干旱或涝灾都会对山茱萸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该地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水平与机械化水平整体偏低,而山茱萸采摘加工程序复杂,依靠人工所得净山茱萸干果量与刚采摘下鲜果所占比例1:5,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导致更多的年轻群体选择外出务工。
了解完这些数据,随后实践队员跟随村委会工作人员来到实地展开调研,因山茱萸未成熟季节在九月份,实践队员来观察到的果实均为成熟,多呈绿色偏红状态,据观察该果实靠阴凉处生长比较繁茂,偏阳不利于山茱萸的生长。此外,山茱萸喜坡地,因采摘技术上困难,丹凤山茱萸野生较多。当地山茱萸果实大、颗粒饱满、皮薄。村委会工作人员说:“现在丹凤山茱萸的产量太大了,产品滞销,导致其市场价格一直下降,也就没有年轻人从事这个产业了。”
了解完这些数据,随后实践队员跟随村委会工作人员来到实地展开调研,因山茱萸未成熟季节在九月份,实践队员来观察到的果实均为成熟,多呈绿色偏红状态,据观察该果实靠阴凉处生长比较繁茂,偏阳不利于山茱萸的生长。此外,山茱萸喜坡地,因采摘技术上困难,丹凤山茱萸野生较多。当地山茱萸果实大、颗粒饱满、皮薄。村委会工作人员说:“现在丹凤山茱萸的产量太大了,产品滞销,导致其市场价格一直下降,也就没有年轻人从事这个产业了。”
今天的调研收获颇丰,通过实地走访和近距离与当地居民沟通,队员更加直观了解状况,通过对比发现实际数据与理论数据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不断缩小这一差异,只有不断深入调研,走进实地,助力山茱萸产业发展,我们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