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建党100周年,铭记党在困难中前进,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深入研究红色文化融入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扬红色传统,7月19日下午13:30,由来自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4个专业的7名优秀同学组成的团队,以“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专项实践团,正式向陕西省蓝田县葛牌镇出发。
山路蜿蜒曲折,我们乘车沿着山谷蜿蜒而进,心怀激情和自豪重走长征路!
当日下午16:00,我们成功到达葛牌镇,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葛牌镇时,我们对它的复古楼房叹为惊止,仿砖瓦设计,竹木门窗,仿佛梦回民国时代,回忆起在那个时代下的星星之火。葛牌红色小镇以系列红色雕塑群为主题,通过栽植各式花卉、树木,一步一景,依托现有的青山绿水,再现葛牌繁荣昌盛的商贸重镇情形,重现艰苦卓绝的宏伟历史史实。时代、历史、景观、艺术在这里与自然完美融合,形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历史走廊。
这里几乎没有现代生活的痕迹,更像是一方静土,远离喧嚣与尘世。走在街上,小吃店铺卖的飘香四溢的面食,小贩们卖的有关红色记忆的手工物件,门店前复古的牌坊,随处可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这些都能让人津津乐道,就连插在阁楼上的锦旗都耐人寻味,这里世代传承的一切都会让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经久不绝与历久弥新!
在对葛牌镇进行初步了解之后,当日晚,我们对访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大家各持己见,互相提问,逻辑思维井井有条,感性与理性的思维互相碰撞摩擦,理由充分的回答让提问者彻底折服,不失风趣的问题也会偶尔迸发。小队成员初步决定对两大群体进行访谈,分别是当地遗址的工作人员和前来参观的游客群体,随后在传播策略、传播效果、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受访群体进行访谈。
次日早上8:00,我们便前往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和红25军军部旧址。在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我们了解了苏维埃政权建立的艰苦历程,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过程和蓝田县革命斗争的历史,条件困难下的革命旧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人名、一件件旧物,无不展示着当时革命者的革命激情和坚定意志,也正是这些,红色文化在传播和传承的过程中被注入灵魂,延绵不断,熠熠生辉!
随后,我们在文公岭遗址参观并进行了访谈,文公岭是一处三县交界地带,地势陡峭,易守难攻,在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的帮助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曾经在这里多次进行了反围剿战役,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诡计。
重走革命旧路,亲吻革命者用生命与鲜血为我们守护住的这片土地,才会更深刻的得知——今日安宁的来之不易。感受革命遗迹,传承红色文化,纵观此次实践,震撼与体悟并存,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环环相扣,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丽。
Tips——科普小知识:
葛牌镇位于距蓝田县城以南48公里的秦岭山麓地带,东与商州市毗临,南与柞水县交界,驻地海拔高度为1050米,辋峪河的支流采峪河从境内穿过,四周群山环抱,四季气候温凉湿润。
蓝田葛牌镇建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由于这里为秦岭古道之咽喉、古都长安门户之一,从鄂豫过来好多商人在葛牌街道建起了门面商号从事商运买卖,为了客商行人方便铺设了青石板街,从此这里商贸活动非常活跃,每月3、6、9为“赶集日”,周围数百里的群众都到这里来赶集,进行商业贸易,一直延续至今。
1934年11月16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军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2月3日突进葛牌镇,歼灭当地民团后,成立了鄂豫陕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又以此为依托,组织贫苦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以抗捐、抗税、抗债、抗粮、抗兵的"五抗"口号,宣传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解决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并进行了文公岭战役、袁家沟口战役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为鄂豫陕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葛牌因此成为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里程碑,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