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课第四讲,胡颖以“志愿精神点燃红色爱国情”为主题,围绕青年志愿服务展开授课,为2025级新生阐明“奉献精神”如何通过志愿实践转化为爱国行动。她系统梳理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脉络——从20世纪50年代学雷锋活动起步,历经组织化、规范化探索,到近20年实现多层次、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让同学们清晰认识到志愿服务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价值。授课中,胡颖结合具体案例,详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多元类型:无论是社区服务的民生关怀、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温暖行动,还是助残扶弱的公益实践、春运护航的志愿担当,亦或是守护生态的环保行动,都展现了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多样路径。她还明确志愿者的基本要求与义务,并介绍专项志愿服务项目的“综合赋能作用”——促进社区凝聚、促进教育公平、传播红色文化、助力乡村发展、推动环保实践等多方面为社会发展添力。她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投身志愿实践,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红色爱国情转化为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四讲团课从历史纵深、使命担当、专业实践到志愿行动,层层递进引导青年学子明晰共青团发展脉络、明确青年责任使命。希望全体同学能将团课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用硬核本领诠释青年担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绚丽的青春篇章。
撰稿:陈扩璇 周可 刘亦畅
审稿:王家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