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青年群体既是城市发展红利的享有者,也是城市的建设者、贡献者,发挥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成都致力于“青年友好城市”建设,用最大诚意助力“蓉漂”实现价值、成就梦想,越来越多的青年把成都作为乐业栖居、追梦筑梦的首选地,“迁徙”、“扎根”、“成功”已逐渐成为“蓉漂”的内涵和标签。
成都的使命就是青年的使命,成都的发展目标要靠青年来实现。根据《成都青年发展报告(2022)》,成都14—45岁的青年人口数为960.36万人、占比45.87%,成都对一线城市和地区青年吸引力增强。截至今年年初,成都人才总量达587.58万,其中各类重大人才计划专家3788人。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连续3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成都的城市发展史正是这一重要论述的真实写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吴玉章等有志青年以身许党许国,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成都和平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钟志刚等热血青年“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在“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等国家战略中成就了人生价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都青年“敢为天下先”,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书写了绚烂的青春华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谱写了筑梦中国的青春壮歌……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必将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考察极米光电有限公司时,鼓励青年员工们,要勇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成就都要通过共同拼搏来取得。广大“80后”、“90后”正当其时,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大家一定会为“强国圆梦、功成有我”而感到自豪。牢记总书记嘱托,蓉城青年将以拼搏的姿态,奋斗而进!
“来成都是因为想真正干一番事业,为科研成果找到更多可落地的城市场景。”2020年底,江苏人常晓猛在成都高新区创办了方與(成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智慧城市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小牛哥·刹一脚”智慧驿站坐落在锦江区牛市口街道,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灵活就业人群提供24小时服务。外卖小哥王柯皓说“累了到这歇歇脚,给手机充充电,幸福感满满。”。
目前,成都新职业人群增量居全国第二位,而这类职工驿站在成都已建成783个。根据58同城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成都位居全国毕业生首选城市第4。对在蓉高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并调查研究发现,65.82%的大学生愿意留蓉工作。
成都大学学生熊雅倩去年加入了“蓉耀青年”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和宣讲团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重温党的理论和历史经验。她谈到“我非常喜欢成都,成都‘青年友好城市’建设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多的发展平台和机遇。”毕业后,她打算继续留在成都,与成都这座魅力城市同发展、共成长。2021年“蓉耀青年”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160余场,覆盖青年学子200余万人次,被中宣部办公厅表彰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无奋斗,不青春。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人生的黄金时期恰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牢记嘱托,心怀理想,成为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们要自觉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责任和“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为实现中国梦、城市梦的矢志奋斗中成就个人梦想、谱写人生华章:争做理想远大、爱党爱国的可靠接班人,争做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的最美奋斗者,争做上下求索、敢为人先的创新攻坚者,争做本领高强、素质过硬的发展生力军,争做明德惟馨、向上向善的新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