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院团委近年来,重点聚焦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薄弱点,搭建国情学习平台,探索组织化育人路径,提升广大青年学生骨干综合素养,发挥榜样引领,提升班团组织化育人功能,带动更多同学向优向好发展。

通过思想动态调研、问卷调查,观察学生外显行为,城市学院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薄弱点——行政班级功能弱化,政策执行出现“肠梗阻”。这导致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意识偏弱!而我们立德树人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高校施行书院制、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制等改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城市学院2020年开始实行一年级大类招生,二年级分专业培养。同班级不同宿舍、同宿舍不同专业,宿舍分布不集中,班级同学间的情感连接弱!导致班级功能弱化!所以,工作重心从班级下沉宿舍,培养班团两委群众基础,开展精准思政是大势所趋!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以宿舍微课堂培养干部。参考人本主义学派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新生入校,对安全感、归属感有着迫切心理需求的契机,通过宿舍周例会制度,引导宿舍成员建立沟通习惯、凝聚集体意识,培养学生骨干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宿舍作为学生干部成长的孵化器,在巩固学生干部群众基础的同时,掌握宿舍意识形态话语权。

丰富“一站式”学生社区阵地服务育人功能,提升学工队伍专业化水平。把党政办、招就处行政机关部门资源与导师团、团学组织功能型党团支部引入社区,建立“启智”生涯工作室,提升学工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服务行动,为一二年级开展学涯规划等适应性教育,为三四年级开展课题项目研讨、简历诊断等专业化服务。

搭建秦校助力乡村振兴国情学习平台,陕西这片土地物产丰富,各市区县皆有特产,让学生在投身陕西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中,凭借一种特产,了解一个地方,开展省情、国情、世情学习考察,当好陕西好物的代言人,当好中国故事的宣传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提高认知、打开格局,用更维度情怀去培养自身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去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宿舍微课堂已经在全院推广,宿舍矛盾外溢情况明显减少,基本可以在宿舍内协调解决,宿舍长作为学生干部的比率持续提高,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好,引领力越来强,“三网一岗”信息网反馈路径越来越顺畅。依托学生社区,党政办、后勤处、招就处、乡村振兴办、统战部等机关部门与学院结对越来越紧密。

秦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得到了上级部门、地方政府、兄弟高校以及省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大力支持,获评教育部高校精准帮扶典型案例,省农业厅发文鼓励高校巡回推广,受到了中省20余家媒体的关注报导。我们搭乘“秦校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便车,为学生创造同不同高校、科技创业园区、创新型企业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在“代言陕西好物,共助乡村振兴”中,了解陕西,爱上陕西,融入陕西,为陕西留住人才。

宿舍微课堂已经在全院推广,宿舍矛盾外溢情况明显减少,基本可以在宿舍内协调解决,宿舍长作为学生干部的比率持续提高,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好,引领力越来强,“三网一岗”信息网反馈路径越来越顺畅。依托学生社区,党政办、后勤处、招就处、乡村振兴办、统战部等机关部门与学院结对越来越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