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寒假社会实践 | 投身实践之旅,镌刻师恩深情

信息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6日 点击率: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假期,纺织工程与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名为“青春回访者”的回校谢恩社会实践队伍,他们重回熟悉的校园,用实际行动向曾经悉心教导的恩师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为感谢母校教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同时增强团队成员自身组织、应变与表达能力,1月15日至2月20日,“赴母校青春回访者寒假社会实践队”开展了赴母校回访活动。成员们分别前往大同市第六中学、宁波市正始中学、郴州市第三中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重庆市南华中学开展了回访宣讲,取得热烈反响。

活动前期,成员们建立小组微信群,以便统一调度、答疑解惑和沟通交流。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了我校组织的有关回访问题的线上讲座,加深了对我校的了解和认识,为宣讲活动储备了基本知识。此外,团队召开了线下小组会议讨论宣讲工作相关事宜,明确了活动流程,有利于高效开展后续工作。

队员们走进校园,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一间间教室,曾是知识的殿堂;那一条条走廊,印刻着青春的足迹。见到老师的那一刻,激动与喜悦交织在队员们的心头。他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或是一本蕴含深情的纪念册,或是亲手制作的感恩卡片,每一份礼物都承载着队员们对老师满满的敬意与感激。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队员们分享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他们讲述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分享着专业学习中的挑战与突破,也倾诉着成长路上的迷茫与感悟。老师们则耐心倾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不时给出宝贵的建议和鼓励。那些关切的话语,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队员们的心。

队员陈金迪: 这次的实践活动是铭记恩师实践,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已离开了母校多年,如今再次踏进这篇我曾进学习生活的地方不紧还有些激动,离开初中母校已有数年。每当回忆起那段青涩的岁月,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淡淡的怀念之情。这次,有幸回到母校,再次感受那份青春的气息,让我不禁感慨万千。曾经的欢声笑语、汗水泪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那些在母校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青春的梦想和追求,那些曾经的辛勤付出和收获。承母校之德,发青春之光,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信念和动力。

队员王晓鹏: 重返校园,心中满是感慨。看到曾经教导我们的老师,那份亲切感依旧如初。正如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老师们的笑容仿佛能瞬间将时光拉回到那段青葱岁月。交谈中,老师依旧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与发展,让人倍感温暖。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回忆,而老师,是那段时光中最亮丽的风景。他们的辛勤付出,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为我们奠定了飞翔的基础。此次回校,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师恩的深深感激。希望老师们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随后,队员们还走进了学弟学妹们的课堂。他们结合自身的高考经验,分享学习方法和技巧。从如何制定高效的学习计划,到如何调整考试心态,再到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队员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在互动环节,学弟学妹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队员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着学弟学妹们勇敢追梦,为梦想全力以赴。 宣讲结束后,团队通过线上会议回顾了活动全过程,从活动策划、活动效果、活动收获等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本次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的能力,也充分展现了西工程大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折射出西安工程大学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此次回校谢恩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感恩之行,更是一次传承之旅。它让队员们懂得了感恩的意义,也让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在校园中得以延续。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带着老师的教诲和期望,继续努力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将持续关注这类温暖有爱的实践活动,期待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到感恩的行列中来,让感恩的种子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关闭

   Copyright © 2011 西安工程大学团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共青团西安工程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