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乡里皖家,青年筑和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赴皖开展乡村治理实践:探寻乡村和谐发展新路径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点击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西安工程大学“乡里皖家,青年筑和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5日—17日前往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贾楼村和凤阳县小岗村,围绕乡村治理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贾楼村:“五老议事”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7月15日,实践团抵达阜阳市阜南县贾楼村。贾楼村近年来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其中“五老议事”机制成效显著,成为当地乡村治理的一大亮点。“五老议事”,即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组成议事小组,凭借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较高的威望和充足的时间,参与村里的大小事务协商与矛盾调解,为乡村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的生动实践。

实践团深入了解“五老议事”的运作流程。在贾楼村,“五老”们定期召开议事会议,收集村民意见和诉求,讨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邻里纠纷调解等问题。遇到矛盾纠纷时,“五老”们会第一时间介入,凭借他们对村情民意的熟悉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例如,在一次关于村里道路拓宽工程的讨论中,部分村民因土地占用问题产生分歧,“五老”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解释工程的意义和补偿方案,最终促成了工程的顺利推进。据统计,自“五老议事”机制运行以来,贾楼村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大幅提高,许多长期积累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也显著增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实践团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五老议事”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还传承了乡村文化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小岗村:委员工作室架起乡村发展“连心桥”

7月16日—17日,实践团来到凤阳县小岗村,重点调研小岗村委员工作室在乡村治理和发展中的作用。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新时代不断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委员工作室便是其中的创新举措之一。

小岗村委员工作室整合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资源,搭建起一个沟通民意、汇聚民智的平台。委员们定期接待村民来访,收集村民关于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通过提案、建议等形式推动问题解决。在产业发展方面,委员们深入调研,结合小岗村实际,提出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乡村旅游的建议,为小岗村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委员工作室还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监督,推动村务公开透明。在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委员们全程参与监督,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实践团通过对委员工作室的工作记录、村民满意度调查等资料分析发现,委员工作室在小岗村的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撰稿人|韩一冉张嘉怡王欣睿韩宇璐

审稿人|李斌

关闭

   Copyright © 2011 西安工程大学团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共青团西安工程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