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 | 我校“水韵长安·清源筑梦”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信息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点击率:

以思想为舵 锚定生态保护使命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校“水韵长安·清源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刘婷婷、侯康、刘婧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11日–13日赴西安市长安区、周至县开展为期三天的生态保护实践行动。团队以守护长安水脉、维护秦岭生态为核心,通过调研、宣传、科普等多维度实践,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社会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聚焦长安区水资源保护与秦岭生物多样性维护两大关键领域。团队紧扣“节水护鸟、水质监测、生态科普”三大任务,旨在通过一线调研探索基层环保现状,以科学方法评估生态成效,以实际行动传播绿色理念,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双线并行,扎根基层践初心

节水护鸟宣传与基层调研齐发力

实践首日,团队抵达长安区荆寺一村,在村支书秦反修的协助下,迅速开展系列行动。一方面,通过张贴节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讲解节水技巧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针对农村用水习惯提出优化建议;另一方面,结合秦岭生态特点,向村民科普珍稀鸟类保护意义,张贴鸟类宣传单并清理潜在生态隐患区域。团队同步开展问卷调研,了解村民环保认知与用水习惯,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团队在村落周围进行水样采集与生物多样性普查,同时与村委会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该村生活污水“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模式,为农村污水治理积累了基层经验。

探访再生水厂:科技赋能水资源循环利用

次日,团队前往西安市第二十四再生水厂进行实地调研。在技术人员引导下,成员系统了解了污水从格栅处理、生物反应到深度净化的全流程,直观感受科技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支撑作用。参观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再生水在绿化灌溉、河道补水等领域的关键价值,纷纷表示将结合自身专业,探索更多节水技术推广路径。调研结束后,团队与水厂达成合作意向,后续将联合开展科普活动,助力公众认知提升。

黑河中下游:多维监测守护流域生态

第三天,核心成员马健容、马雪怡等奔赴黑河中下游殿镇、金盆村、东火村等地,继续开展系统性生态调研与环保宣传。团队采用样线法、样方法等普查生物多样性,重点记录鸟类栖息环境与植被分布;严格遵循监测规范,在不同河段分层采集水样,用以检测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关键指标;同时,结合金盆水库功能调研,剖析水源地保护对区域生态的辐射效应。调研中,团队向村民宣讲护鸟知识,张贴宣传海报,推动“人水鸟共生”理念落地。

以实践为舟,共筑清源梦

从乡村污水治理的朴素智慧,到再生水厂的科技革新,再到黑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之美,让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性与可行性。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调研数据,形成专题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同时依托校园平台扩大宣传,带动更多青年投身生态保护事业。

此次社会实践以“小切口”切入“大生态”,既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行动力,也为长安区水资源保护与秦岭生态维护提供了鲜活样本。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科研与实践双轮驱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让“绿水青山”的画卷在长安大地永驻生机。

关闭

   Copyright © 2011 西安工程大学团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共青团西安工程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