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 |“乡里皖家,青年筑和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赴皖开展乡村治理实践:解锁乡村善治新密码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点击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乡里皖家,青年筑和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8日—19日前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沟村村和合肥市长丰县青峰岭村,重点针对两村的乡村治理进行调研,并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

沟村“土话书记”奏响乡村稳定和谐曲

7月18日,实践团走进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沟村村,深入“正齐调解工作室”开展调研。“正齐调解工作室”自2023年12月挂牌成立以来,以退休村书记王正齐同志为核心,秉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工作原则,扎根沟村村,积极投身乡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实践团充分了解了“正齐调解工作室”的经验与做法。调解员用村民熟悉的方言、土语讲解法律政策,将晦涩条文转化为“田间地头”能听懂的大白话。例如,用“庄稼人种地讲理,过日子更要讲理”类比调解原则,拉进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工作室以“为民解忧、为党分忧”为宗旨,依托王正齐老书记40余年扎根基层的深厚群众基础、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个人威望,结合沟村“孝善文化”传统,构建起党群沟通的“连心桥”和矛盾化解的“前沿哨”。王正齐老书记并在村史馆重点讲解了“爱敬堂”这块牌匾,强调“爱敬”不仅是子女孝亲,更延伸为村民互敬互爱的淳朴民风。实践团发现,这种传承百年的孝善文化,既是村风建设的精神内核,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文化滋养,与“正齐调解”机制相辅相成,共同绘就了乡村和谐发展的生动图景。“正齐调解工作室”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遵循,不断创新调解方法,为和谐乡村的构建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峰岭村集体经济凝聚乡村群众“向心力"

7月19日,实践团走进长丰县岗集镇青峰岭村。青峰岭村以产业融合为突破口,以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目标,通过土地入股、业态创新、联合发展等形式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有收益、股民有分红、长远有布局、治理有成效的“四有”目标。

1.集体有收益

青峰岭村拥有长丰县面积最大的碧根果种植园,并具备完善的碧根果深加工产业链,在吸引项目投资的同时充分提供了就业岗位与渠道;同时,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加工山芋、南瓜等作物并出口日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百万元,走出了一条“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村民幸福感。

2.股民有分红

青峰岭村与村民共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2024年,青峰岭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13户群众主动参与,合作社入股总额40万元,年终收益达201万元,向村民分红达60余万元,实现了113户全覆盖。青峰岭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了青峰岭村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村民获得感切实提升。

3.长远有布局

近年来,青峰岭村大力致力于文旅开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资源,并探索“科普小镇”和美乡村发展新模式。“科普小镇”是集科创、文旅、村居等为一体的乡村新业态。从娱乐休闲到研学体验为游客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务,从环境再造到科技赋能,以新质生产力为乡村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治理有成效

在乡村养老方面,村两委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网格长、网格员的作用,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定期向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清扫、洗衣、理发等服务,并且向村中高龄老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切实为村中老年人干实事,办好事。在公益性事业方面,设立集体经济奖学金,对每年村内升学的青年学生根据学历不同进行阶梯式奖励;设立临时性救助基金,用于遭遇突发变故的村民基本生活保障;在村两委带领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下,村内矛盾纠纷发生率较低,呈现和谐发展良好局面。

实践团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感受到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的巨大助推作用,增进了实践团成员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

关闭

   Copyright © 2011 西安工程大学团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共青团西安工程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