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乡村法智云助力‘四议两公开’”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于7月12日至16日赴高陵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活动。团队深入钓北村、东张市村、何村、东樊村、庙西村,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多元形式,深度了解基层治理现状,为乡村法治建设与数字化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7月12日,实践团深入乡村一线,与村干部开展深度座谈。在钓北村,实践团与驻村干部郇海娟和村委委员党原原围绕“四议两公开”实施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进行了深度的座谈交流。
随后,实践团分赴东张市村与何村展开座谈。在东张市村,村委主任岳敏提出“变要求为应该”的落实理念,强调在遵循党纪法规的同时,通过激发村民主观能动性落实“四议两公开”;在何村,党支部书记详解制度实施中的村级事务决策标准,团支部书记介绍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老龄化难题。
座谈后,团队分小队走访村民,通过问卷、访谈收集村民感受。随后,在何村团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何村村史馆,真实体会乡村文化根脉。
7月14日实践团前往高陵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与农业指导科科长马西林、办公室副主任刘萍展开亲切交流。实践团围绕高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等问题与参会领导展开深度讨论。
7月15日,实践团在东樊村与村委主任雷书记等村干部座谈。雷书记强调“村民之事无小事”,明确“四议两公开”对保障村民知情权、保护村干部的双重价值。
7月16日,实践团走进庙西村,村党支部李书记分享了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经验,提出以“村民议事会”拓宽“四议两公开”参与渠道的创新做法。王局长通过村史馆讲解,让团队深入了解村落历史与民风民情。
活动期间,实践团与钓北村共同建立“乡村振兴普法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该基地将成为校村长期合作的纽带,通过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形式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青春力量赋能,书写乡村答卷
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扎实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更要学会用脚步丈量青春。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四议两公开”的实施现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与各村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后续“乡村法智云”平台赋能“四议两公开”制度、助力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编辑 | 张雨欣
审核 | 刘雨涵



